央視“對話”以十年為刻度
聚焦支柱型產業 匯集重量級企業
特別策劃推出 《中國產業坐標》系列專訪
11月12日21:30將重磅播出
中國強度篇——棟梁之材
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周育先
將做客“對話” 講述集團
聚力打造“國之大材 勇擔材料強國使命
的精彩故事

現場有哪些精彩
小料帶你先睹為快
心懷“國之大者” 打造“國之大材”
新時代十年,是我國新材料產業創新攻堅、踔厲奮進的十年,也是我國新材料產業在產業規模、體系建設、集群效應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的十年。
看點二:三大坐標
揭秘材料故事 走進材料王國
坐標1:青海西寧我國首個萬噸碳纖維生產基地
坐標2:巨石埃及年產20萬噸玻纖生產基地
坐標3:江蘇阜寧全球單體規模最大風電葉片生產基地
從全世界看,這些年新材料之所以持續高速成長,背后隱含的像美國、德國、日本這樣的制造強國在產業政策上面的支持發展,使得我們要突破新材料的技術壁壘越來越高,這也是它的戰略性價值所在。
新材料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先導和基石,每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、科技創新、國防建設的衡量指標就是新材料的水平,全世界70%以上新的戰略性發展都是依靠了新材料。

如果我們不從1到100,就看不到的這樣的萬噸碳纖維基地,就轉化不成大面積的應用,也解決不了我們空天上面的應用,只有量產,性能才能穩定、一致。
萬噸級碳纖維基地的建成,在我們從事材料行業研究的中間,樹立了信心,外國人能做的,我們中國人能做,我們可能將來做得比他好,比他快。
碳纖維產量提高了,規模上來后,能用得起,就會帶動一系列的碳纖維產業?,F在碳纖維已經從國防、航空、航天到能源、現代交通、海洋工程和船舶結構,包括基礎建設等等,應用范圍非常廣泛。這樣就提高各種裝備的水平,這個不僅是作為材料,作為裝備來看,我們可以進入到國際競爭行列。
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、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會秘書長秦海巖精彩金句:
葉片的增長只是新能源風電行業技術競爭的一個縮影,誰能掌握新能源的技術的制高點,誰就掌握了未來。
我們現在做到16兆瓦要122米,“十四五”正在研發20兆瓦的,那時候葉片要達到130米,沒有材料的進步,風電行業是不可能進步的。
更多精彩
敬請鎖定CCTV-2
11月12日 21:30直播
央視頻APP 22:00上線
11月14日 22:54重播
歡迎掃碼收看!
